
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,其日益增长的患病与死亡负担,深刻影响着社会与家庭。2025年10月,一场聚焦心血管事件链全程管理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会议汇聚了包括国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、美国心力衰竭协会的创始人、前美国心力衰竭协会主席、美国贝勒大学医学中心Milton Packer教授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等多位中外权威学者,共同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前沿策略与发展前景。

在会议致辞中,杨跃进教授对Packer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,并指出此次交流是推动中西方医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。他介绍,基于络病理论,我国已成功研发津力达、通心络、参松养心、芪苈强心等一系列创新中药,这些药物在心血管事件链防治中作用显著,并积累了扎实的循证医学证据。
心血管事件链是什么?
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心血管事件链概念,揭开了心血管疾病的递进规律:从上游的糖耐量异常、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组成的代谢综合征,到中游的动脉粥样硬化、急性心梗,再到下游的房颤、心衰,环环相扣、逐步加重。面对这一复杂链条,传统西药在单靶点干预上常面临局限,而中西医结合所倡导的“整体调节”理念,为系统防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。

本次会议上,专家重点探讨了基于络病理论的“治本病、防未病、防传变”系统策略。该策略强调在治疗现有疾病的同时,阻断疾病向下一阶段演变。值得一提的是,相关理论已通过5项总计覆盖8945例患者的随机双盲、多中心临床研究得到验证,为创新中药的临床有效性提供了高级别循证支持。
股市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